俞辛焞,1932年9月生,朝鲜族,吉林省汪清县人,法学博士。 1950年高中毕业后参加抗美援朝,曾荣立战功。转业后于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,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。历任助教、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,先后担任历史系(所)日本史研究室主任、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、日本研究中心理事长、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等职。现任中国史学会理事、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日本史学会顾问。196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指示,与吴廷璆先生一起,创建了日本史研究室。1982年开始招收日本史硕士研究生,1991年开始招收日本史博士研究生。几十年来,先后为本科生、研究生开设朝鲜史、日本近现代史、日本近、现代外交史研究、中日关系史等多门课程,培养了16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。长期从事日本外交史研究和中日关系史研究,开国内利用日本外交档案资料研究中日关系史的先河,1988年获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学位。1987年以来,先后主持了国家八五社科项目《30年代日本侵华外交研究》、教育部社科项目《辛亥革命前后中日关系研究》等多项课题的研究。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迄今为止,出版专著7部(其中用日文撰写3部,2部日文著作被译成韩文、中文出版),发表论文百余篇,其 中有数十篇在香港、台湾、日本、新加坡的杂志上发表,是国内外知名的日本外交史、中日关系史研究学者。代表性论著有《九一八事变时期中日外交史研究》(日文、韩文、中文)、《孙文的革命运动与日本》(日文)、《辛亥革命期的中日外交史研究》(日文、中文)、《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研究》、《孙中山宋庆龄与梅屋庄吉夫妇》、《躬耕集》等。主要编译著作有《孙中山在日活动密录》(合作)、《黄兴在日活动密录》(合作)。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,主要有:首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(《九一八事变时期中日外交史研究》,1995年),第一届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(“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”,1984年);第二届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(“九一八事变和币原外交”,1986年);第三届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(《满洲事变期的中日外交史研究》,1988年);第四届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(《孙文的革命运动与日本》,1991年);第九届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荣誉奖(《辛亥革命时期的中日关系史研究》,2005年);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(《辛亥革命时期的中日关系史研究》,2006年)、孙中山基金会奖二等奖(《孙中山在日活动密录》,1992年)。多次到日本、韩国、美国、加拿大、俄国等国家以及台湾、澳门访问、讲学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。长期担任日本史研究室主任,带领研究室的同事艰苦创业。改革开放以后,积极拓展对日学术交流,争取国际资助,于1988年领导创建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机构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。1993年,被授予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,并当选为中国工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。1994年,荣获天津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。入选《中国朝鲜族名人录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