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院举办第十二届学术节

1125日,我院举办了第十二届学术节。为活跃学院学术氛围、加强师生间的学术交流,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学术节已成为我院的传统。本届学术节由我院教师、在读硕博士研究生以及毕业生共同参加。

上午的教师专场分为两场,由赵德宇教授和莽景石教授主持评议,三位汇报老师分别从政治、历史和经济三方面发表报告,并由刘岳兵教授汇报访美成果。乔林生副教授从日本的政治体制尤其是世袭政治的角度,分析了日本缘何由兴至衰,探索日本“衰退”之谜;臧佩红副教授以国定修身教科书为例,从个人、他人、国家和自然·世界意识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近代日本人的意识结构,并从“光”与 “影”两个角度进行了客观评价;郑蔚副教授围绕日本农业供给侧改革,以两次“农基法”为主线,从要素分析的视角考察日本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经验,并提出中国农业发展的“泛区域农业发展”理念;刘岳兵教授图文并茂地汇报了访美的准备、期间的活动以及回国后的“成果”巩固,特别就如何建成“世界一流”问题,提出“夯实基础、发挥优势、加强交流、开拓视野”的努力方向,呼吁青年学者及学生在今后的日本研究中树立更高远的国际视野。

下午的学生专场分为两场,由刘轩副教授和乔林生副教授主持,十位研究生分别发言,并由老师逐一点评。

在第一场报告中,闫浩提出“历史学可视化”的概念,并对此进行了理论综述;费清波从排耶、排佛、神儒一致的角度论述了会泽正志斋的宗教观;

贾思京通过田中智学的明治天皇观,实证性地解释了近代日本佛教思想与国家主义;

郑辟楚从村落财政的支出、村落财政的收入以及村入用帐的作成,具体分析了近世日本的村落财政与村落共同体;曹亚坤以近代日本学生的兵役特权为切入点,探究近代日本“学徒出阵”的制度渊源。

在第二场报告中,曹萌围绕满蒙文化协会与大连中华青年会,介绍了1920年代的中日关系状况;雷娟利在分析日军联队史文献特点的基础上,提出其具有“补史”与“证史”的史学价值,同时又强调对史料文献的辨析;万亚萍详尽分析了大盐龟雄的《最新世界殖民史》在中国的译介,并对此书的学术价值进行评述;秦莲星以明治初期政府推行的神道国教化政策中宣布大教的一环——“三条教则”为中心,解读了“三条教则”的成立背景、内容及影响;马藤以电力部门事业为视角,探讨了日本对印度的开发援助。

此外,在张玉来副教授的主持下,由硕士研究生徐玥汇报今年赴日短期访学的成果,院长刘岳兵教授为2016-2017年度奖学金获得者颁奖。

最后,由院长刘岳兵教授致闭幕辞,刘院长首先对获奖者表示祝贺,并鼓励在座的所有同学向他们学习,紧接着对今天的学术节做了总结。刘院长指出学术节是我院每年的固定活动,对今天同学们认真的发表和老师精彩的点评表示肯定,同时建议硕士生积极参与、博士生进一步提高问题意识,并号召大家进言献策,畅所欲言,共同努力,浓厚我院的学术气氛。